8月8日,省農林水利氣象工會決定命名楊光龍名師工作室等19個創新工作室為貴州省農林水利氣象工會“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其中,省林科院“貴州特色經濟林育種與栽培團隊創新工作室”“林業生物技術研究團隊創新工作室”成功入選。
貴州特色經濟林育種與栽培團隊創新工作室牽頭在研的研發和技術攻關項目有16項,培育核桃良種3個,獲得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6件。工作室總結提煉貴州特色經濟林育種與栽培經驗,選育核桃、油茶、花椒等種質資源進行調查,同時選育貴州省本地良種并在生產上進行推廣應用,主編出版了2部技術專著。近年來,工作室完成了3項技術鑒定,都達到國內先進技術,其中1項入選國家林草局重點成果庫。工作室通過自主研發、引進創新,在建設工程中大力推廣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解決了貴州省特色經濟林良種缺乏的技術難題,為貴州省特色經濟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林業生物技術研究團隊創新工作室牽頭在研的研發和技術攻關項目有 11 項,技術創新成果包含“兜蘭屬植物創新培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鐵皮石斛附樹近野生生態栽培關鍵技術”,獲得發明專利 4 件。近年來完成了 3 項技術鑒定,均入選國家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庫。工作室承擔的貴州兜蘭屬植物資源調查及培育技術、貴州苦苣苔科種質資源調查與栽培技術、珍貴用材樹種楠木、櫸木的繁育栽培技術以及一種鐵皮石斛活立木樹干貼樹集約化栽培方法都已應用在相關領域的產業發展中,并形成了一定的面積和規模,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